近日,坑田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南昌排村茯苓种植基地,以实际行动助力茯苓产业发展,成就乡村振兴“好钱景”。
种植基地内,人大代表与农户们一起抢种茯苓,茯苓种植需要适宜的气温及降水,此时正值茯苓好时节,农户们各司其职,有序进行着段木处理、接种、施药、覆土等工作,基地内一片忙碌的景象......
南昌排村依靠适宜的自然条件,利用林场废弃的松树蔸种植茯苓,将其变废为宝,降本增效。以构建“四季不停产”的绿色农业为着眼点,在尊重农户意愿前提下,以“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户变股东”模式,引导农户(脱贫户)、村集体与农场合作联营,有力带动农户增收。农户们积极响应,参与种植技术培训,积极投身茯苓产业,在“农场+农户+贫困户”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下,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茯苓生产与加工基地有3000余亩,年生产茯苓菌50余万袋,平均每年为种植户增收3-5万元。
“以前疏林的松树蔸都是当作废弃物就地焚烧,现在用来发展茯苓种植,不仅盘活了松树蔸资源,减少焚烧对环境的污染,还能达到促进松材线虫病除治的作用,有利于松树的健康生长,真是一举三得啊!”南昌排村支部书记开心地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通过发展茯苓产业,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实现了林木增值、林地增效、林农增收,激活乡村振兴“绿色引擎”,绘就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美好景象。下一步,坑田镇将进一步探索人大代表履职新模式,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方面的引领作用,努力做好乡村振兴的“有心人”“贴心人”“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