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动态
代表工作

社会救助镇村联动 人大代表在行动

作者:刘晓红 发布日期:2022-10-18 来源:永丰县古县镇人大  阅读次数:

永丰县古县镇人大引导人大代表聚焦“六个江西”建设、争当“四个表率”,以社会救助为抓手,建立镇村联审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人大代表更好履职尽责,着力打造“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阳光救助让困难群众幸福满满。

立规矩,建立社会救助联审制

成立以县人大代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县人大代表、镇人大主席任副组长,镇民政、纪委、财政、医保等主要业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救助工作联审小组。联审小组每月定期召集相关村(居)委会蹲点干部、村(居)干部,共同审批当月新增特困供养、低保、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困难家庭等对象,申报对象能否享受惠民政策、享受什么标准等事项全部摆到桌面,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同时邀请部分县、镇人大代表负责监督社会救助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抓流程,压实相关人员责任

建立联审制度以来,县、镇人大代表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将困难群众放在心上。针对突发大病、意外伤亡等困难群众,民政业务人员第一时间介入,随后由人大主席牵头,召集挂点科级领导、蹲村干部和村(居)干部对困难对象的家庭收入、财产、实际困难等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对于紧急情况,由镇动用临时救助备用金先行救助,必要时与县民政局相关职能股室沟通联系并因人因户制宜同步申请相关救助,让困难对象既能及时享受生活、医疗等保障,又能较快缓解心灵伤痛,不用再为今后的生活而顾虑重重。对于收入明显增加、已脱困解困、生活步入正常的救助对象,镇社会救助联审小组根据镇村干部的核实情况,及时予以核减。

重舆情,将失误锁在笼子里

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常态肩负关注社会救助民声民意的使命和责任,发现舆情,及时开展调查处理,并提请纳入镇社会救助联审会议议程,持续保障遇困即扶、超标即退,处理结果也对相关责任人员形成无形的震慑。如古县镇遇元村王南远,意外受伤后及时纳入了恩江镇城镇低保(户籍在恩江镇),但其儿子患精神病未纳入低保(古县镇农村户籍),因其家庭主要劳动力受伤,收入锐减,周围群众有议论。镇人大代表、遇元村党支部书记熊春华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向挂点科级领导报告,由镇人大主席牵头组织挂点科级领导、蹲村干部和村干部上户调查核实,并及时通过社会救助工作联审会议,将其儿子纳入农村低保。